坚持人民至上、传承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的红色基因,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一文件中总结的党领导人民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之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人民观、保障人民民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
民生是人民幸福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而加强社会保障是推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和文件,更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兜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2023年2月,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其中包括加强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多个养老服务社区驿站、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家庭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等。随着我国年龄化程度日益凸显,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高危、独居、失能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的社会保障效益成为民生领域及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建设内容。因此,为传承和弘扬党重视民生的红色基因,切实了解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民生社保领域,尤其是老人的社保制度改革落实情况。
1.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保障高质量生活稳步进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健康服务网络,推动社保施行走进社区、步入家庭和落实到个人,促进养老等政策的有效落实。自二十大召开以来,北京市的社保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地体会到社保制度完善所带来的福利。比如,在医疗方面:逐步提高了基本医保统筹层次,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从53,589万增加到136,424万,增长了154.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从39.6%提高到96.6%,提高了57个百分点。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从15,225万增加到22,958万,增长了50.8%[3]。全面推行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北京各医疗机构陆续开通老年服务平台,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规范的医疗诊疗服务。同时,在在老人群体当中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老人的健康管理能力。此外,随着住院报销比例的同步提高,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也在不断减少。
2.健全养老保险体系,退休老人待遇水平提升
稳步提高各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截至2022年末,覆盖10.5亿人[2]。从2012年到2021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从30,379万增加到48,075万,增长了58.3%。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从48,370万增加到54,797万,增长了13.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从58.2%提高到72.8%,提高了14.6个百分点[3]。国家完善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统筹调度周转金,同时充实全国社保基金,储备规模从1.8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以上,确保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够从多方面全方位保障老百姓的利益。
3.加强对退休老人的关爱关心,丰富老年生活
在党的二十大中,累计建成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424家,发展养老助餐点1168个。退休老人们所在社区设有食堂,价格便宜实惠。更有为退休老人搭建的休闲娱乐场所,鼓励老人们继续发光发亮,幸福过好每一天。社区也会不定时组织旅游赏景,打卡天南海北;成立老年合唱团,举办晚会,幸福指数爆棚。老人年龄虽如同夕阳,但认真生活的精神却分外红。政府强调,要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贯彻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真真正正地为人民服务,老百姓在切身体会中感受到了社保改革的优势所在,做到幸福养老。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 黄月晴)
参考文献
[1] 唐任伍,叶天希.中国共产党百年重视民生的红色基因:本质特征、演变历程、发展逻辑和经验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8-30
[2] 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3] 孙鸿鹤.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J].理论探讨,2023(02):111-118.DOI:10.16354/j.cnki.23-1013/d.2023.02.014.
|